-
08月21日
-
特别是2020年疫情过后,消费者会愈加重视私密化、小众化、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诸如健康游、定制游、家庭游、微旅游、云旅游等个性化、体验性和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将加速进场,“私享”“尊享”型的高品质旅游产品将成为一种强烈的消费诉求。
4.旅游企业抱团取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 正略咨询在《疫情期间,旅游行业如何抓住破局机遇?》一文中已经分析了疫情持续下,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应如何看清形势,抓住破局机遇。
2月25日,四川旅游投资收购思美传媒7.22%股权;3月9日三亚市海鲜餐饮协会及三亚东海龙宫美食城、三亚益龙海景渔村、三亚火车头万人海鲜广场、海南东榕餐饮集团、三亚德福轩海鲜酒楼、三亚大悦洋海洋餐厅六家知名海鲜餐饮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三亚市旅游餐饮集团,集团成立后预计未来三年产值将达150亿元,占全市旅游收入的10%-15%;3月19日凯撒旅业入股嘉宝润成,获得40%股权,凯撒旅业免税换挡提速。
未来随着VR/AR/MR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虚拟旅游、科技旅游、预约旅游等将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旅游新业态,为旅游业插上“梦的翅膀”。
同时,一大批带着土地、资金、流量、IP的跨界玩家、投资基金、产业投资集团将进入旅游行业,开始投资孵化、兼并重组、资产整合工作,进而改变行业格局,提高旅游市场集中度,未来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市场企业主体将会出现。
伴随着疫后旅游市场的博弈升级,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挤压加剧,旅游行业要么通过IP重生,要不就只能苟延残喘。未来的旅游企业唯有在专业化、精细化领域持续深耕,并通过IP塑造和品牌强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指数级增长,并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我国正式步入品质旅游时代行列,旅游消费将更理性、更个性、更多元。
1.系统性降本增效,降低疫情损失,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同时,一大批带着土地、资金、流量、IP的跨界玩家、投资基金、产业投资集团将进入旅游行业,开始投资孵化、兼并重组、资产整合工作,进而改变行业格局,提高旅游市场集中度,未来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市场企业主体将会出现。
从消费端来看: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会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游客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时,该地区的环境卫生、健康属性或将成为重点关注和权衡的因素之一,安全卫生因素逐渐成为基础性消费意识。
面对疫情的强烈冲击,旅游企业为了活下来、活更好,蓄力前行、全力应对经营中的多重危机,并在危机中通过修炼内功、提质增效、创新产品等一系列举措提高自身免疫力和竞争力,以待旅游市场回暖后扬帆起航、再创佳绩。
本文,正略咨询将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对旅游市场的后续影响,从旅游企业的应对举措以及旅游行业供给端和需求端变化的角度,分析“后疫情时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特征。
原标题:正略咨询: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的下一程怎么走?
4.旅游企业抱团取暖,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百度地图上线了“AI云旅游,足不出户看世界”体验,AI导游服务用户数达1亿,覆盖超过2000家景区。敦煌研究院推出了“云游敦煌”系列展,透过屏幕全方位地欣赏莫高窟一年四季的美景,全景式地浏览30个敦煌石窟、榆林石窟的内景。许多博物馆运用AR技术进行虚拟讲解、“复原”展品、“复活”展览对象并与之互动、展示暂时无法展出的藏品、创建博物馆AR游戏以及AR馆内导航等多个方面的业务内容,以此提高游客体验。
随着2020年5G基建的加速,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和在旅游业的应用,一个新的文旅融合时代已经开启。线上的虚拟旅游体验和线下现场的旅游体验正加速融合,以便为游客提供更立体、更多元、互动性更强的全方位体验,旅游业进入在线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变革期。
总体来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损失惨重,但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不会变,旅游业中长期稳步增长的基本面没变。所以,旅游企业短期内面临盈利能力下降、债务负担加重、现金流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换言之,旅游业虽充满挑战,压力重重,但同时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机遇。
在疫情危机中以最小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及吸引力,成为旅游企业产品创新升级的关键。
长期以来,旅游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大家挤在一个通道中赛跑,通过拼价格、拼返利、拼数量来取胜。疫情后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增强,自主团队游、私人定制游、特色主题游等细分市场将会成为新的蓝海。一些企业将转向利用文旅IP,延伸开发一系列与文旅IP相关的游戏、影视、动漫、艺术品、纪念品、景区虚拟体验场景、景区直播互动活动、景区线上嘉年华等创新产品,实现文旅消费的线上线下互动,提升文旅产业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扩大受众客群。
中国旅游市场大众观光游规模渐趋缩小,亲子游、健康养生、研学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休闲等新型旅游消费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经历本次疫情洗礼后,未来游客考虑到小长假、黄金周等高峰旅游假期出游成本高、体验度低、旅游隐患高等问题,会有意识地选择错峰出游,从而真正促进中国“优质旅游时代”的到来。
此外,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2月1日,财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2月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指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其中就包括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在内的四大类企业”;2月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指出“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时予以优先支持”;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也发出通知,“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范围为全国所有已依法交纳保证金、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暂退标准为现有交纳数额的80%”。
一、2020年,振兴中的旅游市场
三、总结
3.旅游市场加速在线化,催生旅游新需求、新业态
三、总结
1.系统性降本增效,降低疫情损失,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二、未来,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的新变化、新趋势
目前,各景区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智慧助力、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等方式,以及塑造产品、服务提升、智慧营销等策略,以打造网红级旅游目的地、网红级旅游产品来满足疫后市场需求。
5.头部企业加速整合,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强化营销推广,提前布局疫情后市场争夺战
1.AI、VR、5G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旅游业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目前,各景区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智慧助力、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等方式,以及塑造产品、服务提升、智慧营销等策略,以打造网红级旅游目的地、网红级旅游产品来满足疫后市场需求。
从应对举措来看,正略咨询建议旅游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出击、积极应变:
3.加速产品升级,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
此次疫情对于旅游行业来说,是一次“黑天鹅事件”。面对疫情灾难和危机,我们不必恐慌,而是要重新认识产业本质和趋势,从危机中找寻创新和发展的机会点,迎接“疫后时代”旅游业美好的明天。
2.中国进入品质旅游时代,旅游消费更理性、更个性
总体来看,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损失惨重,但中国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不会变,旅游业中长期稳步增长的基本面没变。所以,旅游企业短期内面临盈利能力下降、债务负担加重、现金流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换言之,旅游业虽充满挑战,压力重重,但同时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机遇。
正略咨询认为从产品创新升级趋势来看,中短期旅游产品创新会以旅游+健康、旅游+教育、旅游+科技等为主,长期将呈现平台式创新的特点,旅游业态及产品会更加丰富、多元、更精致。
本次疫情期间,台儿庄古城通过打磨升级自驾游、家庭游、亲子游等产品来深化拓展周边市场;九华山风景区加快“三线两环”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生态观光走廊”等,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永定土楼景区依托永定土楼客家文化研习基地,大力开展“文化进土楼”项目,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的要求,打造土楼特色民宿群落,开发土楼美食、农家特色产品、主题休闲旅游等业态。
在成本费用方面,旅游企业实行优先满足经营活动而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剥离非核心资产实现变现、延迟支付货款等措施,复古传奇,保存主体盈利能力。同时,通过尽可能降低的租金成本,延长账期、贷款期限,申请补贴,减少一切非核心的原材料成本或研发成本等手段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甚至一些公司采取高管暂缓发放薪水或者减薪的举措,解决企业现金流短缺枯竭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从供给端来看:
怀旧传奇页游地址:玩怀旧传奇页游就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