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02日
-
然而,面对下一个五年,自主品牌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同样存在机遇。对此,吴松和朱华荣均在重庆论坛的发言中表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将是自主品牌直面市场变革的优势以及机遇所在。“得天独厚的制度优势、接受度良好的消费群体以及完备的互联网产业生态都将为自主品牌迎接变革、实现突破创造条件”,徐和谊在发言中如是说。而东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峥则认为,未来自主品牌要深化汽车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围绕客户动态和需求,加快传统汽车向新生态汽车升级,推动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认为,疫情按下了消费升级的转换键,为产品品质和品牌升级打开了新的空间,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4+2化”的概念,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健康化全面融合,新零售化与共享化模式持续优化。而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吴松则认为,自主品牌应在提升技术品质、服务多管齐下,毫不动摇推动品牌向上,不断提升产品力,强化品牌建设,构建引领世界水平的汽车品牌。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指出,汽车消费总量的天花板还远未到来,用户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应从市场、产业和转型三个维度危中寻机、化危为机。不难发现,在这些车界大佬们眼中,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进步无疑是推动自主品牌向上发展,迎接未来五年发展周期机遇的核心。
从众多汽车行业大佬们观点中不难发现,自主品牌未来五年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但产品品质和服务依旧是自主品牌实现“向上”突破的核心。特别是服务层面,目前仍是自主品牌企业亟待解决的短板,在这方面与合资品牌尚存一定差距。存量竞争时代,服务已成为企业间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对于这些头部自主品牌企业而言,无疑将通过产品品质和服务的持续提升,追平甚至赶超一线合资品牌。
事实上,SUV战略的实施对于自主品牌新一轮的发展来说,只是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而真正令自主品牌开启“向上”发展之路的,是其在产品品质和服务方面的脱胎换骨。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与合资品牌斗智斗勇,也让一部分自主品牌企业明白一个道理,要想与合资品牌一较高下,除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溢价力,产品品质和服务的提升至关重要,高品质的产品不愁没销路。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吉利在2015年发布的全新中型车——博瑞,其不仅将吉利的“精品车”理念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引领自主品牌“精品车”路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博瑞的上市开启了自主品牌的“新营销时代”,“大美中国车”营销概念的推出,成功掀起了一轮自主品牌的热潮。
市场需要一个良性循环,而劣币早晚要被良币逐走。面对合资品牌的围追堵截,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虽然进一步被压缩,但汽车消费总量的天花板还远未到来,用户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自主品牌的机遇远大于风险。在自主品牌“向上”的道路上,无论发展路径如何变化,汽车技术如何更迭,始终要坚持以产品品质和服务提升为核心不动摇,才能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数据给我们的结论,也是数据给我们的指引。
经历了2009-2014年的徘徊不前,自主品牌终于在2015年凭借在SUV路线上的正确选择,以及产品品质和服务层面的提升,迎来了新一轮高速发展,正式开启了“向上”之路。如今五年过去了,面对国内市场持续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自主品牌快速发展势头戛然而止。下一个五年要如何发展?在近期开幕的2020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自主品牌车企大佬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已处于下行阶段的中国车市雪上加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五年一轮回,如今的自主品牌也如2015年那般面临转折。疫情就如同一场随堂大考,品牌积淀雄厚、市场表现稳定的企业自然顺利过关,而那些本已发展堪忧的企业则面临着淘汰的风险,行业集中度正在不断上升,中国车市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这一点在自主品牌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一轮发展中,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开始逐渐下滑,更有一些弱势企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衰退阶段,但几个头部企业却在快速增长。
怀旧传奇页游地址:玩怀旧传奇页游就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