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2日
-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7.4亿元,增长8%,总量连续十三年全市第一,提前完成“十三五”总量目标。实现税收收入877.6亿元,下降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1亿元,增长4.5%;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和社会减税114.4亿元。新增落户上交所南方中心等重点项目62个,新增“四上”企业1994家,125个“攻城拔寨”项目完成投资172.8亿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406家,占全市28%;5家企业入选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占全市63%。新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1家,累计191家,总量占全市32%。成功举办广州国际创新节,广州“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全球设置21个赛区。天河中央商务区获评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整体提升行动纲要通过市规委会主任委员会审议;广州国际金融城纳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起步区提速建设,东区控规通过市政府审批;天河智慧城核心区开展新一轮控规调整;天河智谷片区启动小新塘和马鞍山片区开发建设。
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构建区、街、社区(村改制公司)、网格疫情防控“四级责任体系”,全区2400个基层党组织、4.7万余名在册党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我们严格落实“四早”防控要求,构建“四个三”工作机制,累计排查重点人员2.49万人,实施居家隔离2.25万人、集中隔离1.23万人,将全区220个社区打造成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我们抓紧抓好“从国门到房门”的多层次全方位防控链条,严密实施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一视同仁、无差别做好外国在穗人员健康服务管理,累计接待服务入境人员1.17万人,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固防线。我们坚决守住保障校园安全、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两条底线,全区已复课学校340所,返校学生约20.3万名。我们有效克服了人口流动多、扩散风险高,入境人员多、输入风险高,重点场所多、聚集风险高等重点难点问题,写字楼、城中村等疫情防控经验得到推广。
坚持以系统思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助力广州焕发“老”的经典魅力和“新”的时代魅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对标对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面实施健康天河行动。坚持生命至上,推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增强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坚决守护人民健康。加快推进肿瘤、口腔、骨科三所医学科学中心(研究院)和区第二人民医院规划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创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力创建健康促进区。
(五)顺应期待、用心用情,奋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把招商引资作为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的重要抓手,以更大力度、更高质量、更具实效地招商引资为牵引,带动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推动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整合招商力量,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全周期服务水平。实施平台差异化、对象精准化招商策略,坚持对内挖潜和对外招引并重,用活用好资源和环境两大要素,着力引进和挖掘一批引领型大项目、好项目。坚持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终身服务”,强化市政配套设施保障,实现引进储备、落地建设、投产达产的有序衔接,确保全年签约项目60个,注册(落地)项目75个、投资总额超300亿元。大力实施“攻城拔寨”行动,全力加快95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和136个区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30亿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5G、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和商业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湾区科技创新龙头节点。分层分类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2000家,培育一批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深入实施“天河优创”计划,力争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双上百,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全面运营。支持引导优质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创新方式办好广州国际创新节和“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强化人才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保障,力推天河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先导区年内投入使用,高质量建设人才强区。
6月11日,广州市天河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召开,天河区代区长谭明鹤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天河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区九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把“六保”作为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奋力拓展“进”的态势,稳住经济基本盘。
全力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城市更新工作,以2025年重点区域、2030年建成区城中村全面实施改造为目标,编制城市更新三年实施计划、五年行动方案和十年改造规划;成片连片开展“三旧”改造,复古骨灰传奇,提速推进冼村、新塘新合、吉山、柯木塱、石东、大观村等城中村改造,年内完成2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全年拆除违法建设超400万平方米。全面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一场一策”完成18个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22公顷,为高质量发展腾出新空间、改出新面貌、治出新气象。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如期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80件、政协提案112件。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视巡察监督,审计监督首次实现对区财政一级预算单位的全覆盖。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大力开展“数字政府”建设。顺利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被国务院授予普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受到国务院表彰。双拥、人民武装、妇女儿童、信访、对台、侨务、外事、人防、档案、地方志、供销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严格落实复工复产“五个一”工作机制,迅速建立“1+2+3”工作体系,及时出台“暖企15条”等惠企政策,千方百计利企、援企、稳企、安企。我们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服务,依托辖内金融、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行业集聚优势,推动企业抱团取暖,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发动组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盟和战疫援企法律服务团队,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纾困减负。累计帮助企业招聘员工4896人,为辖内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补贴2.04亿元、减税降费7.15亿元,发动金融机构为辖内企业精准投放纾困资金超100亿元,区属国有、集体物业累计减免或缓收租金约1.4亿元;5940家“四上”企业、59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复工复产,15个项目新开工。一季度GDP增长-0.3%,增速全市第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步入正轨。
怀旧传奇页游地址:玩怀旧传奇页游就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