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2日
-
“自从建成‘网红桥’,乡村旅游更有起色了,但是为了游客的健康安全,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元眼旅游景区‘闭门谢客’,疫情结束后我们有信心发展得更好。”2020年2月18日,刘在丽与扶贫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在景区维修整理,为再次开业做好准备。
激发活力,让堡垒强起来
扎根基层,全力振兴乡村
因村制宜,壮大集体经济
2019年12月,刘在丽(右二)和扶贫队员在商量乡村旅游发展壮大事宜。灵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供图
广西新闻网灵山3月5日讯(通讯员 苏坚发 施国钊)“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在灵山县佛子镇元眼村“一江两岸”活动广场,妇女村民们经常跟着《越来越好》的音乐节奏开心地跳舞。
提升内力,让群众站起来
刘在丽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积极协调各部门,团结村“两委”干部,抓好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元眼村共推进基础设施项目26个、投资750多万元,建设自然村文体中心2个,为全村群众提供活动场所;安装路灯107盏,解决全村群众夜间出行难题;升级人饮工程,保障全村5000多人饮水安全,自然村全部通硬底化水泥道路;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先后引导村委和贫困户发展“稻谷种植+禾花鱼养殖”产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灵山县佛子镇元眼村乡村旅游景点“网红桥”旅游项目。灵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供图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智。为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的脱贫观念,刘在丽遍访贫困户,因户施策,出谋划策帮助发展产业、谋出路。驻村以来,通过举办禾花鱼养殖、肉鸡养殖等技术培训班,培训300多人次,发展创业致富带头人3人,引导72户贫困户发展禾花鱼、肉鸡养殖等产业,做到产业覆盖率达100%。
“脱贫攻坚行不行,关键看村里的党员干部行不行。”为提升元眼村党总支部的引领力,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刘在丽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推动党总支部工作机制和组织生活规范化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12次,组织上党课12次。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卫生整治等党员志愿者活动,参与人数500多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预备党员1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4名,元眼村党总支部被授予“全县‘五个好’红旗村党组织”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定为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
2018年3月,作为灵山县委组织部有一线基层经历为数不多的女同志,刘在丽主动申请驻村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来到佛子镇元眼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贫困户余文华户,家有2名劳动力,经刘在丽耐心劝说,动员其发展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去年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成功实现脱贫。
为了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壮大集体经济,元眼村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与灵山家园网携手合作,创立品牌,打造全市第一条“网红桥”。通过互联网+、微信、QQ等新兴传媒,多途径开展乡村旅游宣传营销。2018年元眼村乡村旅游收入达到了6.1万元、2019年乡村旅游一项实现集体经济增收9.9万元,旅游产业逐年上升,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加上发展的50KW光伏发电产业,以及引进活水,激活沉睡资源,在那胶塘水库发展休闲渔业这两大项产业项目,截至2020年1月,2019-2020年度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带动土地流转33亩,为贫困户增收2.3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在没有扶贫工作队到来之前,我们村的集体经济不足万元,但经过驻村工作队进驻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之后,我们村变得很美丽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让我们元眼村有了现在的这般发展。”元眼村现任支部书记练祖营乐呵呵地说道。
怀旧传奇页游地址:玩怀旧传奇页游就看这里